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众贤论师与《顺正理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当地人将这里作为圣地,想必还是有些道理的。

    沉默了一会儿,玄奘问:“这个国家没有信奉佛法的吗?”

    “有啊,”般若羯罗道,“只不过这里的国王敬奉天神,国中异道杂居,像对面这种婆罗门天祠至少有五十多所。相比之下,僧伽蓝就少得多了。不过我听说,都城里有一座大伽蓝,是《顺正理论》的著者众贤论师寿终之处,现在那里还有两百多人,都是说一切有部的上座部行者。”

    “众贤论师……”玄奘喃喃自语。

    “师兄习学大乘,未必听说过这位上座部的大论师吧?”般若羯罗问道。

    “不,我听说过,”玄奘道,“他是与世亲菩萨同时代的人,学问高超,辩才无碍,就连世亲菩萨都要避其锋芒。”

    “正是如此!”般若羯罗很高兴地说道,“师兄果然博学多识!众贤论师是迦湿弥罗国人,因为他聪敏博达,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声誉。后来在说一切有部出家,尤其精于《大毗婆娑论》的研究。

    “而当时的世亲论师,认为毗婆沙论师有些执念,就做了一部《阿毗达磨俱舍论》来破斥,否认他们的观点。”

    “似乎不能这么说吧,”玄奘道,“世亲菩萨早年也是说一切有部的学者,他所著的《阿毗达磨俱舍论》,弘通的正是此派的教义学说。要知道当时,很多教派都在批驳说一切有部,偏偏此部教众之中又没有能够融会贯通之人,致使在与其他教派的辩论中纰漏百出,矛盾难通之处屡见不鲜。世亲菩萨不想让说一切有部处于如此难堪的境地,为挽回这种局面,这才著了《阿毗达磨俱舍论》。在此论中,世亲菩萨没有对说一切有部的理论进行批驳,而是依理思考,融入了其他教派的合理观点。这是好事啊,有利于《毗婆沙》理论的完善与提高。”

    “我可不这么认为,”般若羯罗道,“《大毗婆沙论》本身的教理是完备的,就算在辩论中不占上风,也是论师的问题,不关此论本身。世亲做《俱舍论》,胡乱解释,并以其他部派理论进行融通,有谤法的嫌疑。”

    这种事情是解释不清的,越解释越麻烦,一不留神就会被说成是谤法。因此,玄奘只能一笑置之,听他往下讲——

    世亲完成《俱舍论》后,引起很多“说一切有部”论师的反弹,他们将此看作是大逆之事,纷纷写论批驳。但是由于世亲的理论极其严密,以至于无人能够驳倒。

    众贤论师也读了世亲的著作,他发现,这篇论著的辞藻美丽工巧,说理精确高妙,的确不易反驳。他也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精心研究了十二年,终于写成一部《俱舍雹论》,计二万五千颂八十万字,批驳世亲的《俱舍论》。此论言深致远,穷幽洞微,之所以以“雹”命名,意思就是如冰雹击败草,《俱舍论》将不堪一击。

    此论一成,众贤论师就与门人商议道:“以我的才能著成此论,逐条批驳世亲,必能挫其锋锐。绝不能允许这个老头子独擅专名,败污了我宗正法!”

    于是吩咐三四个杰出学生,携带自己的论著,前去拜访世亲,邀他辩论。

    当时的世亲年事已高,住在磔迦国的奢羯罗城。当他得知众贤即将到来,要找自己辩论时,立即收拾行装,准备离开住地,远游躲避。

    弟子们心存疑惑,纷纷劝谏道:“师父您德高望重,声名独擅当世,远近治学之人无不推崇备至。何以一听到众贤之名,就做起了逃跑的打算?您这么做,我们这些做弟子的,都觉得面上无光啊!”

    世亲回答道:“我选择远游,并非是为了躲避这个年轻人,实是因为此国之中,没有智慧之士来监督这场辩论。众贤是后起之秀,年富力强,应答如流;而我已经老了,无法与他持论交锋。我希望能够仅凭一两句话就截断他的执念,这就需要把他引到中印度去,那里有智慧的人多,懂得依理思考,可以准确地评判两人的真伪得失,而不是谁的嘴快谁就能赢。”

    说罢,世亲便命弟子收拾行李,负笈远游去了。

    几天之后,众贤论师来到奢羯罗城。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业力现前,他一到此地便身染重病,气血衰竭。

    知道自己死期将至,众贤便写了一封书信给世亲,信中说:自如来寂灭,门下弟子就部执纷呈,个个独擅一门,党同伐异。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我众贤以微薄之智,得本师传教,继承先业,一生所学,唯“说一切有部”一宗。读了您作的《阿毗达磨俱舍论》后,见您否定毗婆沙师要旨,破斥了本宗大义,于是便不自量力,研习经年,作此《俱舍雹论》以扶正宗学。可叹我智力微小,所谋却大,以致现在死期将至,世命不久。我想,菩萨既然能够阐发微言,弘扬至理,必不会因人而废言。故而斗胆送此论与您指正。如有一丝半缕随顺佛法之处,希望菩萨能不加毁弃,使之得以存世。果能如此,则为众贤之幸,死又何憾!

    书毕,众贤选择门人中善于辞令者,托以书信及所作《俱舍雹论》,对他们说:“我身为后学之辈,轻慢凌辱先达,也是命该如此。请你们务必将我的书论转交菩萨,代我悔过。”

    交待完毕,便盍然长逝。

    学生带了书信,抵达世亲之处,恭恭敬敬地说道:“我们的老师众贤已经去世。临终写信给您,反省自责,向您谢罪。至于不坏名声,已是不敢想象。”

    世亲菩萨接信之后,阅知来意,知道对方是请求自己在他死后不要对他所作之论加以破斥,使其得以传世。

    又取出《俱舍雹论》进行披阅,沉吟良久,对众贤的学生说道:“众贤论师虽是后学,其聪明机敏实可谓当世的俊才。今观此论,理虽不足辞乃有余。我如今若想破他此论,易如翻掌。但顾念其临终所托,还是遂了他的遗愿为上。况且这部论著,也有助于阐发大乘教义。”

    大概是想到《俱舍雹论》的书名毕竟不恭,遂改题为《顺正理论》。

    然而他自己的弟子们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说:“众贤未去之时,师父您选择远游,避其锋芒。现在他刚刚去世,您就批评了他的论著,还为他更改了书名,这不合适,我们身为弟子也觉得心中有愧。”

    世亲菩萨见弟子们这么说,便解释道:“狮子见到野猪,也会远远地避开,这是智者的选择。”

    般若羯罗道:“众贤论师圆寂后,骨灰便收于那所伽蓝之中,弟子们在那片庵没罗林中为他起了个窣堵波,现在还在。附近还有乐善好施之人建立的福舍,福舍中常备珍馐和存储医药,以惠施给鳏寡孤独和患病之人。”

    玄奘望着那个方向,感慨地说道:“众贤论师也算是一代英才了。只可惜玄奘乘船路过此地,无缘前去拜访。”

    “师兄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去拜访的,”般若羯罗淡淡地说道,“佛门弟子还是随缘的好。”

    听了这话,玄奘默默点头:“正是如此。”

    他思忖着世亲与众贤围绕《俱舍论》而起的争端。按这个故事所说,世亲当时确实不敢与众贤当面交锋,尽管他有自己的解释,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其远游实际上就是在躲避。

    而在玄奘读过的《世亲传》中,世亲并没有远行躲避,而是公开宣称不屑与众贤进行辩论。

    不管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都说明众贤论师的学问已经不在世亲之下,至少世亲对他没有必胜的把握。

    可惜天不佑英才,众贤早逝,他所著的《顺正理论》到底没有经过辩论的检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