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八十章 梅姐的担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个地地道道的华夏人。

    鲍必达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五岁开始学习钢琴,七岁就能去夜总会演出赚钱贴补家用,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一个专业乐手。1978年,时任香江科百唱片公司音乐总监的鲍必达重返校园,专程前往米国berklee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编曲。80年代初期,鲍必达学成之后返回香江,开始参与诸多一线歌手、大牌歌手的专辑制作,比如在徐冠杰、章国荣、林子翔等人的多张专辑当中,都曾有鲍必达的编曲出现。

    可惜的是,虽然鲍必达在编曲、制作各方面的能力极强,但是一直到90年代初期,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品那就只有84年参与制作的台海电视剧杨贵妃的原声音乐,而在大牌歌手、一线歌手的那些专辑里面,他往往仅仅是以编曲的面目出现。

    制作人,暂时还轮不到他,哪怕他早已有这样的能力。

    叶梓知道这个人的转机还要再过几年,直到他遇见了coco李之后才会真正声名鹊起,奠定他亚洲流行乐坛ing尖制作人的地位。不过在1992年的现在,鲍必达在圈内的名声还仅仅只是他的编曲。作为一个78年就已经出任一家小公司音乐总监的鲍必达,哪怕不说他这十来年混得很惨,没能达到自己的理想高度那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编曲,鲍必达所做的编曲风格特征非常鲜明,那就是中西结合做得非常好,这一点其实跟顾家辉先生非常类似。他的编曲既能很好的体现华夏民族音乐的特色,又能跟西方音乐比较完美的结合起来,不落俗套。

    这样的风格用在女人花这张梅姐的复出专辑里,叶梓认为是非常合适的。

    因为叶梓的出现,梅姐的这张女人花专辑比起叶梓记忆中的那一版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原先的那张专辑充满了温暖的呵护和似水的柔情,是一张极好的治愈系女性专辑,非常符合梅姐当时的形象和境遇。但是今世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梅姐提前了两年复出歌坛,那么叶梓在考虑这张专辑的时候,就不能完全沿用记忆中那张专辑的所有要素,必须适当的予以增减。所以在半年前录制女人花这首歌曲的时候,叶梓就考虑将这张专辑在女性的温暖柔情基础上,再为它增加一个hifi发烧唱片的因素在里面。

    之所以考虑增加这个因素,叶梓也是有原因的。对于前世那一版女人花专辑的录音和制作方面,叶梓一直是颇有微词,比如梅姐的声音处理偏硬、人声和伴奏之间的音量比例不够平衡,声场营造有点模糊不清等等,这些细节上的小毛病虽然跟所处时代有一定的关联,但是仍然让这张优秀的专辑减色不少。按照专辑作品的质量和梅姐的知名度来看,这本来应该是一张百万销量往上的超级大卖专辑,可惜没能如愿。

    叶梓的这个要求,在香江、台海那么多的音乐人当中,鲍必达是最适合也是最有可能做到的那个编曲。世纪之交前后,鲍必达与台海歌坛常青树蔡青合作的那张遇见专辑,恰是一张人声录制极其出色的发烧唱片,这当中,鲍必达的编曲和监制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除了跟蔡青的合作之外,鲍必达还参与制作了很多在发烧友中间脍炙人口的hifi唱片。

    放到现在这个时代,香江、台海那么多的音乐人当中,也只有鲍必达对于歌手专辑的发烧特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编曲作品中就能经常听到运用发烧因素的尝试。

    叶梓当然会选他。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梅姐才会有点担心。

    鲍必达的编曲风格本来就比较洋气,叶梓的要求又是把这张专辑的制作往发烧唱片的路子上靠,那么词曲方面都以朴实自然见长的这首老歌你的眼神,如何才能跟这张专辑的风格捏合起来呢这样的捏合会不会是一种强行贴靠放在一起合适吗好听吗歌迷们能够接受这样的一首老歌由梅姐演唱出来吗

    还有等等等等。

    问题那可真是多多啊,梅姐要是一点都不担心那才是真正奇怪的事情呢。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