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新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会对埃尔塔军的军人拿起枪,甚至是肃教军的军人拿起枪这一件事如此放心——因为他们保卫的,也正是这些军人想保卫的,为着同一目标并肩前进的同志有什么理由举枪相向呢?根本没有!只有原来窃取了广大人民应得权益,让他们“成为猪”,自己却过着人上人生活的人才会害怕现在每个人都重新成为人的日子,因为这样挨削的只会是他们!

    正因并肩前进,目标相同,所以埃尔塔人也才能够和兰卡斯岛上颠沛流离跨越大洋在此安居的难民一起并肩生活工作,——新生的希尔齐不仅因为沿海河口的地理区位有大洋门户之名,在后世更有新兰卡斯的称谓,其一方面正是海上的来客觉得希尔齐的繁华远景胜似但更超过兰卡斯主岛,一方面也是这座城市从建设开始便拥有的非常浓重的异国风情的缘故。

    对于这些双月教会航船送来的难民,中国人照例在港口设立了检疫区,用十五天的带麸麦粒粥(麸补充维生素群,和添加在粥内的抗生素和维生素又属于药品,又能让粮食的消耗量降低)和检疫甄别让这些难民重新组织起秩序和生产力,随后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被安排到自己最适合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换来一口温饱的粮食——就和两年前纷至沓来前往门东市的难民一样。

    不需要多少文化,也不需要多少代价,任何人都可以在完备的岗前培训(老带新传帮带)之后用自己的劳力为工业化做贡献。

    载有沃尔芙的绿色吉普车很快由主干道驶入了希尔齐市区——在街道旁的工地上,她可以看见在那里配合着埃尔塔电焊工捆扎钢筋的兰卡斯难民工——捆扎钢筋、水平搬运建材、在水泥砖上抹平墙灰,这些活儿压根儿就不需要文化水准做基础,但这确确实实就是工业化整个世界,使之生产力倍增的基石。

    即使是在晚上八点,他们也依旧用着三班倒的作息在岗位上奋斗着,汗水,尘土和海风的混合物于探照灯的照射下发生了丁达尔效应,看上去格外美丽。

    当然,这是港城靠外些新城区的景象。在汽车更往里行驶些之后,船厂那高大的龙门吊和吊桥就林林总总地出现在道路的两边——在这里,甚至连汽车本身行驶的道路都是越过船厂和钢铁厂之间的轨道运输场站建设起来的水泥高架桥,沃尔芙一边吹拂着天窗上灌进来的晚风一边盯着龙门吊顶的红色防撞灯观赏美景,真别是一番惬意在心头。

    现在的希尔齐一方面是港口贸易城市,一方面还又是埃尔塔东部最大的工业综合体。准确分布的魔粉锅炉热动力发电站构成了整个城市民用电网的供应组合,但关键的电力供应此时依旧由埃尔塔内地开采出来以及从传送门另一边送来的进口廉价煤来进行——毋庸置疑,那就是驱动着沃尔芙脚下一望无际机器群的力量,也就是工业用电。

    而从发电厂,船厂到与之配套的车站,变电所,机械厂和工件厂,在博闻强记的沃尔芙眼里倒看不出有什么区别——除了有股说又说不出的感觉,那些千篇一律的轨道、烟囱、冷凝器以及电线塔、厂房在她看来根本就是一模一样的造物,的确也只有行内人才能分清楚到底什么是什么。

    就连那些在海岸线旁,躺在船坞和露天船道上的不同尺寸解放轮,她也没法看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恰恰就是在这些造船工地以及各类工业重地上,也依旧能找到兰卡斯人(难民)的踪迹,这估计是她所不可能想到的。

    经过培训的前兰卡斯铁匠,这会儿就已经在举着气动工具在扭力计的辅助下处理螺栓,连接钢板——他的工作会有质检组的老工人前来巡逻与随机监督抽查,这关乎他的工资和饭碗,他自然是不敢懈怠分毫;而他那开过面包房的妻子,此时则在严格的上岗规程和消毒环境下为夜班的工人制作着面包,她的头发包裹在头套中,指甲已经依照规定的长度限制修剪到最短,上面还包裹着一层橡胶手套……

    而他们年幼的孩子,正在埃尔塔女教师的统一管理下和同学一起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只见她努力地握动在门东市组装的水笔,在作业本上抄写下今天教授的课文: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