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烂的宁远战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派人把耿仲明的汉旗兵调上来增援,可是在汉旗兵刚走到建虏后面的时候,汉旗兵副将史得威突然出手一刀砍死了耿仲明,然后在早安排好策反了的中下级将领带领下,开始从背后突袭建虏部队,只可惜耿仲明一代枭雄,以后的三藩之一就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自己部将手上,这也是一个汉奸的下场。

    在王枫部队和汉旗兵的前后夹攻下,人数只有一万多的建虏兵本来进攻王枫的部队就有点力不从心的马上在这突然的打击下而崩溃了,现在城里的形势完全控制在王枫的手中。王枫看到建虏已经崩溃了,马上命令骑兵和步兵也全部压了上去,开始追杀那些四处逃跑的建虏兵,在王枫部队和汉旗兵的团团包围下,这些建虏兵没有一个被逃了出去,最后至阿济格以下一万多人也全部被消灭了。这场战斗,王枫在义州城里汉旗的策应下,以自身伤亡二千多人的情况下,消灭了义州城里的全部建虏部队,包括阿济格在混乱中也被燧发枪打死。至此,被建虏占领的义州城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后,又回到了大明的怀抱中。

    王枫在义州城里建虏汉旗兵的配合下一举攻下了义州城,并把义州城里的包括建虏将领阿济格在内的一万多建虏兵全部消灭了。在这次进攻义州城的两次战争中,王枫的人马共损失了四千多的人马,但是总共消灭了两万的建虏兵,可也算得上是一次比较大的胜利。特别是在以往朝廷跟建虏作战的时候都是处于下风,一直都是每次跟建虏打仗朝廷兵马死伤人数都远远多与建虏的情况下,也算得上是一次完胜。这场战争王枫部队死伤的人数比往常的多那是因为以前王枫打的都是顺风仗,用伏击或者其他手段来打击敌人的,而这次大多数都是靠正面战场上得来的胜利。通过这次战斗,随着义州城里建虏汉旗兵的加入,王枫共收编了将近一万的汉旗兵,这样的话王枫部队人数不但没减少,反倒跟以前比增加了几千人马。虽然这些汉旗兵的军事素质跟建虏兵比有一定的差距,现在他们都有着一颗火热的心,他们以前经常受建虏欺负,打仗的时候都是当炮灰的角色,但是因为在建虏军中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现在他们配合王枫消灭了义州城里的建虏,加入到王枫军中后,对建虏的仇恨开始发挥得淋漓尽致,王枫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磨合后,这些新加入进来的原汉旗兵一定可以达到自己部队一样的素质水平。

    王枫通过义州一战不但消灭了包括阿济格在内的两万建虏,从而得到了将近一万的新兵员,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义州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要知道义州城在崇祯十一年被皇太极亲自带兵攻下后,被皇太极作为基地,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战。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就是在王枫开始驻扎杏山城后,皇太极带兵来攻下塔山后,打算再来进攻杏山,以图打通去锦州的道路,最后在王枫的几次经典的防守打击下,才迫使皇太极在杏山城下损兵折将,而不得不灰溜溜地退回了盛京。

    此时的王枫站在了义州城楼上看着远处,心里意气风发。王枫通过地图看到,现在义州城和盛京之间只隔了广宁和西平堡,王枫攻下义州的最大重要意义就是不但使明朝的领土有了扩张,从而使辽东的防御抵御更加广阔,而且更能直接地威胁到建虏的老巢盛京。现在王枫只要努把力把广宁和西平堡攻下后,那么他就可以挥师直捣建虏老巢盛京了。不过王枫也知道这其中的难度,因为广宁和西平堡作为盛京的卫星城市,直接环卫着盛京的安全,所以建虏一定会在这里布置比义州更多的兵力,何况广宁和西平堡这两个城的防御力度丝毫不比义州差。王枫也知道自己能顺利攻下义州城,其中运气成分也占了大部分,要不是因为阿济格对形势的判断失误,要不是有史得威的临阵倒戈,那么即使自己攻下了义州城,也将遭受巨大的损失,那个时候就不是四千人的损失了,有可能是上万的损失。

    不过现在的盛京在王枫眼力把他看成了一个美味的蛋糕,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蛋糕,对王枫有着非常大的诱惑力。王枫知道现在皇太极正把建虏的主力部队都抽调到了宁远战场上跟洪承酬对持,现在建虏的后方防守相对是比较空虚的。假如自己去进攻广宁和西平堡的话,那么皇太极一定没时间来救援,如果自己顺利攻下了广宁和西平堡这两座城市后,那么盛京就想一个没穿衣服的少妇赤裸裸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个时候盛京那些建虏几代人积累起来的金银珠宝,以及包括庄妃在内的那些皇宫美女,都是自己的了。如果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不但可以使皇太极回师救援,一解洪承酬的宁远之围,还会使自己名扬天下,想想看,攻破建虏老巢盛京,多大的功劳啊,到时候自己加官进爵,财色双手的日子也不远了。

    可有时候往往是事与愿违,就在王枫策划着怎么挥兵直捣建虏老巢盛京的时候,从宁远探子那里传回来了个对于明朝来说非常不利的坏消息:洪承酬兵败被围了!原来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洪承酬所率领的明军,是分别由八个边镇临时调集起来的。兵虽是精兵,但明末的将帅是骄横出了名的,临阵能否服从洪承畴的统一号令,这是洪承畴难以充分发挥指挥才能的最大障碍。因此,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洪承畴控制了松山至锦州的制高点,以凌历攻势重挫清军,锦州局势开始好转,但是他本人始终把个人得失放在第一位,迎合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促战意见,在崇祯皇帝也希望持重的情况下,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针。在一次不小心被皇太极派兵埋伏在宁远和山海关之间的半路上夺了朝廷运给宁远的粮草后,造成了宁远方面军粮草的紧张,从而造成了宁远各镇兵心理上的恐慌。“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遂合谋退遁。”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最后集议背山突围。两军交战后,洪承畴背宁远列阵,派兵冲击清营,一冲不破,便决定撤退。因军中乏粮,诸将各怀去志,遂不待军令,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乘天黑率部遁走,而宣府总兵杨国柱则在进攻建虏的时候中箭身亡。而这个时候的洪承酬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带着剩余的兵马放弃了宁远周围的战略要点,开始退守宁远城,等待朝廷的救援。

    这一连串的变化,都是在王枫进攻义州的时候发生的。王枫接到这个战报后,也顾不得再去捣鼓挥师直捣盛京的计划了,现在是救洪承酬要紧。在王枫心中认为洪承酬是明朝比较出色的人才,不但会带兵打仗,而且更是治理民政的好手,如果坐视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洪承酬被俘后,被建虏所用,那么对明朝是一场灾难,这不是王枫所希望看到的。再说了如果王枫现在不去救援而去选择进攻盛京的话,那么因为宁远战争的失败洪承酬的被围,会使皇太极的兵力充裕起来,有着充裕兵力的皇太极这个时候一定会选择去进攻杏山和塔山,去打通宁远通往盛京的道路。如果王枫的主力不即使回到杏山的话,那么杏山一定会被皇太极攻下,以前自己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所以王枫决定马上回师杏山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